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【手工制作:清淮绿梭——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】(清淮绿梭的制作工艺)

2023-09-24 12:09 分类: 茶叶新闻 阅读:1069
 
作为中国传统茶饮的代表,清淮绿梭一直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受到茶友们的喜爱。而今天,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茶饮体验,解析清淮绿梭的制作工艺以及其品质特点,带您领略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之美。

杀青:绿色之灵魂,清淮绿梭的关键】

清淮绿梭的

制作工艺经过杀青、揉捻、整形、烘焙四步,其中杀青环节至关重要。清淮绿梭的杀青锅温在130~140℃,投叶0.4千克。翻炒至杀青适度,揉捻在100℃左右的锅内揉抖成条;整形是在70~80℃锅内进行,采用抓、挤、甩等动作运用的巧妙结合,塑造成梭形,炒至七至八成干出锅,分两次烘焙足干。

杀青是绿色之灵魂,清淮绿梭的成功制作离不开这一点。通过控制好杀青锅温和时间,可以避免红、焦、闷等不良现象的出现,保持茶叶翠绿的色泽,同时使鲜叶中显青草气的化学成份得以挥发和转化,改善成茶香气的纯度。

【揉捻:细腻与优雅的完美结合】

揉捻是将茶叶原料揉捻成条的重要工序。清淮绿梭的揉捻在100℃左右的锅内揉抖成条,要求芽叶大小一致,色泽均匀,且无紫芽叶、病虫害叶、单片叶、破碎叶和变质叶。通过揉捻,茶叶中的水分得以逐渐挥发,叶片萎缩,使杀青过程中茶汁不易被挤出,保持成茶翠绿的色泽,同时使鲜叶中显青草气的化学成份得以挥发和转化,改善成茶香气的纯度。

【整形:精致与优美的完美结合】

整形是清淮绿梭制作工艺中的重要环节,通过抓、挤、甩等动作运用的巧妙结合,将茶叶塑造成梭形。要求叶面失去光泽,呈暗绿色,茶梗折而不断时开始整形。整形过程中,用力轻一重一轻,先以理条为主,按、捺用力要轻,待叶不粘时逐步加重压成梭形,成形后锅温降至60℃,待八成干后出锅上烘干燥。

整形使茶叶更加精致,更具优美的外观。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同时,使成茶更具独特的艺术韵味。

【烘焙: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】

清淮绿梭的烘焙过程采用用烘笼炭火烘焙的办法,分为初烘、摊放、复烘三步完成。初烘每笼用6—7锅的投叶量,温度80℃,每隔5分钟左右翻烘一次,时间17—18分钟,初烘结束后下烘摊放,4小时后再进行复烘,复烘温度55℃,每笼放初烘叶1.5公斤左右,烘至足干(含水量6%以下,用手捻可成粉末状)。

烘焙使茶叶中的水分得以逐渐挥发,使茶叶更加干燥,同时保证了茶叶的香醇口感。烘笼要轻端轻放,同时严禁异味串入,使茶叶在良好的环境中完成干燥过程。

【品质特点:条索紧秀,形状如梭、色泽翠绿,光润匀齐,汤色清澈,香气纯正,滋味醇厚,叶底嫩绿匀净】

清淮绿梭以梭状扁形为外形特点,品质特征:条索紧秀,形状如梭、色泽翠绿,光润匀齐,汤色清澈,香气纯正,滋味醇厚,叶底嫩绿匀净。制作上由于采用了“高温杀青,先高后低,炒烘结合,变温整形干燥”的独特工艺,使该茶兼具玉叶、毛尖两类茶的优点,明显存在着颜色翠、香气浓、滋味醇、汤色亮的独到品质风韵。

【总结】

清淮绿梭的制作工艺经历了杀青、揉捻、整形、烘焙四个步骤,其中以杀青环节最为关键。通过控制好杀青锅温和时间,以及掌握好揉捻和整形的技巧,可以使茶叶品质达到优良的水平。同时,清淮绿梭的烘焙过程使茶叶更加干燥,口感更加香醇。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同时,使成茶更具独特的艺术韵味。
郑重声明:喝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
喝过期茶叶的危害

【种草】高仿茶叶销售渠道分析报告:小红书
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

    暂无相关内容

关注我们

    二维码

文章标签

< > Popup Image
返回顶部